本篇文章3440字,读完约9分钟
记者汤白露在北京
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0月份的经济数据。 10月份cpi上升了4.4%,创下近25个月来最高纪录,全面点燃了“应对通货膨胀”的战火。
据国家统计局信息发言人盛来运介绍,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是10月份cpi上涨的首要推手。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对cpi贡献74%; 居住级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
面对严峻的全面通货膨胀压力,央行、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密集出台了“战争通货膨胀”的政策。 日前,央行宣布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 过去40天,这是央行第二次提高准备金率,期间新增25个基点。
业内学者一致认为,多部委合作控制,标志着“中国式反通货膨胀”之战全面展开。 / BR// HR// BR// HR /◎数据分析[/BR// HR// BR// HR// CPI分类指标“6上升2平”[/BR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比上个月上涨0.2%; 衣物价格环比上涨1.0%;医疗及个人用品类价格比上个月上涨0.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比上个月上涨0.1%。 居住价格比上个月上涨了0.9%。 “2平”是指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服务的价格以及交通和通信类的价格持平。
对于月份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盛来运除了价格推动和流动性充足外,还提到了两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国外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国内,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价格增长。 二是自然灾害多,10月份重要的蔬菜供应地海南发生洪涝灾害,严重影响食品价格上涨。
相关人士分析了上述“6上涨2平”的现象,认为除了最敏感的食品和居住类价格外,其他分类指标的环比有一定程度上升,这种上升趋势很可能持续蔓延 “在8个分类指标中,6个指标上升,只有2个指标持平,这表明今年的通货膨胀形势正在迅速发展为全面通货膨胀。 ”复旦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记者表示。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铁岗表示,目前的物价上涨是结构性上涨,是食品、居住类的价格上涨,不是常规上涨,而是“涨价明显全面上涨”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指出,cpi涨幅明显超过预期,标志着中国进入通胀上升通道。 他预计明年第二季度,中国cpi增长率将超过5%,明年全年的增长率也将在4%以上。 / br// h// br// h /形势分析◎形势分析/ br// h// br// h// h /全面通货膨胀激烈 今年年底不到两个月,通货膨胀指数多次创新性走高,10月达到4.4%。 这是否意味着全面的通货膨胀时代到来了?
业内许多人认为,cpi增长率在一个月内从3.6%迅速上升到4.4%的现实表明,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全面通货膨胀”
但是,对于这样的疑问,盛来运从结构性的价格上涨上提出了反驳。
盛来运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说:“现在也是结构导向型的价格上涨,并不是全面通货膨胀到来。” 但是他强调说,非食品类的价格开始上涨是因为开始出现了影响价格上涨的新情况。 特别是在一些国家开始新的货币宽松政策后,原材料和农产品的价格进一步上涨,这些新情况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包括价格走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就“全面通货膨胀”的时代是否到来,官方表态与民间学者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那么,到底什么是“全面通货膨胀”呢?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记者说:“在经济学中,只有温和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的区别,没有全面通货膨胀的概念。”
但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副所长王松奇有不同的看法。 他说:“全面通货膨胀也是解释通货膨胀现象的用语,表明通货膨胀正从一些行业的物价上涨迅速发展到全面的物价上涨。”
王松奇根据10月的数据,目前中国开始进入“全面通货膨胀”的时代。 “根据我们的调查,导致中国全面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还是中国自己,所谓的海外各因素并不重要。 ”
王松奇指出,重要的还是信用规模太大,市场流动性太多。 舆论认为海外热钱与农产品等中国物价上涨直接相关,实际上只是推测,没有证据。 ”
国王由此担心,如果货币水平持续缓和,全面通货膨胀的预期将很强,未来将会越来越多的被迫抛售和追随,甚至上升。 预计如果不及时缓解这种市场情绪,通货膨胀将带来蝶式效应,进一步推动商品价格全面上涨,最终发展成更加严峻的“全面通货膨胀”。
实际上,这种“全面通货膨胀”的萌芽也从许多层面得到了统计数据的支持。 不仅居民支出指数在上升,原材料和大宗商品等工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也在持续上涨。 目前,这两个行业的数据都表明,新的价格上涨正在蔓延。 / BR// h///BR// h /◎应对措施[/BR// h/] [/BR/]/h//中国式反通货膨胀]到手时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式反通货膨胀”的最大特点是央行、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信部等多个部委合作,从货币政策、行政手段等多种玩法进行干预 例如提高准备金率、增资、禁止令等,一个都不可缺少。
央行新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当前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增大,需要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是快速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从短期来看,通货膨胀预测是首要的。
到目前为止,国家发改委的相关人士分析说:“这次的通货膨胀与过去由粮食价格和肉价格的上涨主导不同,排在首位的原因是流动性过剩。” 这似乎很含蓄,但还是信用规模太大,市场资金太丰富了。 据
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有关人士称,在防止通货膨胀方面有充分的物质基础。 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10日表示,蔬菜等大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近期上涨较快,但国家重要物资储备充足,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和手段防止通货膨胀。 他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通货膨胀包括向学校家庭贫困等城乡低收入群体提供一定的补贴 在谈到应对手段时,周望军说:“国家保障供给。 目前物资供应充足,通过物资采购、进出口等手段进行调节,保证市场供应没有任何问题。
例如,今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第七年丰收。 大米、小麦储备充足,远远超过世界储备的正常水平。 即使是对国际市场依赖度很高的食用油,国家储备也相当大。 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点,食用油库存也比较充裕。 食用油“每人有10斤左右的库存”。 今年的大豆丰收,进口也很多,食用油的供应没有问题。
瑞信驻香港亚洲地区首席经济分解师陶冬也不再认为目前通货膨胀很快就会走到尽头,政府必须重新审视通货膨胀的前景,考虑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 “我认为基调发生了变化。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意味着我们现在看到的不是不可重复的行动,而是漫长的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他说。
“中国独有的信用问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必须从这个根源着手治理。 ”王松奇对记者说,在中国式反通货膨胀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央行重拳管制流动性泛滥,单靠发改委的政策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关人士认为,中国特色的通货膨胀对策在于决策部门相信通过价格管理可以抑制价格上涨幅度。 因为决策部门认定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价格推动,或者是投机炒作。 这是因为不排除提案委员会直接采取行政手段的“禁上令”。
“如果从行政手段上强制禁止涨价、不允许涨价、打击炒作,价格自然会钉在某个特定的水平上。 ”一位解体者指出。 在迄今为止的反通货膨胀政策组合中,被认为最有效的不是货币政策,而是这样的行政管制措施。 例如,强制指示菜肴价格水平不得连续3月涨幅超过3%,明确禁止或私下劝说相关领域的公司不得涨价。 因此,市场人士认为,在如何紧缩市场流动性方面,央行货币政策可以发挥的作用显然很大。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领域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如何应对通货膨胀压力将成为中国第四季度乃至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收紧银根是不可或缺的 郭田勇说:“我认为,如果未来央行从货币政策上进行大幅调整,收紧流动性,加上与价格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政策,将打击供给、价格监控、投机行为,如果能够共同合作,年内两个月的数字也有可能下降。” / br// h// br// h// br// h// br// br// br// br// h /转载时,请联系“每日经济信息”报社。 未经《每日经济信息》报社授权,严禁转载和镜像,违者必须追究。 / br// h// br// h /联系电话号码: 021-60900099转688转/ br// h// br// h// h// h/h /的联系电话号码
标题:“CPI飙高4.4% “中国式反通胀”升级”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13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