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79字,读完约11分钟
中国经济再次被置于聚光灯下。 据19日发布的第三季度新闻报道,gdp增长率时隔6年突破“7”,为6.9%,引起各方关注。 但是,在世界经济增长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对于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规模的经济区块来说,6.9%的增长率实际上并不容易。
从新增就业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到居民收入同时增加; 从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到服务业占据“一半国土”……种种变化表明,这一增长率含金量很高。 只要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奋发有为,营造竞争快速发展、深化改革的大环境,我们一定能回答经济转型升级的问卷。
编辑者按
官方表示,即使三股力量影响了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大势也不会改变
10月19日上午,国新办公室就去年第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召开了发布会。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回答了gdp增长率为什么会跌破“7”等问题。
据盛来运称,第三季度gdp增长6.9%,在7%以下,但仅减少0.1个百分点,在7%左右。 小幅下跌的首要原因是进入三季度以来,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首先,从国际层面来看,全球经济复苏不如预期,在此期间,世界银行、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降低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一般下降了0.2个百分点至0.3个百分点。
另一个因素是美国加息预期进一步加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股市、汇市大幅动荡,许多国家货币进一步贬值,加剧了中国出口压力。 因此,三季度中国对外出口下降5.6%,降幅比二季度扩大2.6个百分点,“三驾马车”出口下行压力较大。
从国内情况来看,我国还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以前就有传言说产业不仅失去了库存,也失去了生产能力。 钢铁、水泥、建材等以前传来的产能过剩领域增速全部下跌,短期内对工业下行造成了压力。
另外,在前期增长较快的汽车、手机等领域,受市场容量的限制进入调整期也是原因之一。
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叠加,加剧了第三季度经济下滑的压力,这是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第一个原因。
虽然经济增长率略有下降,但整体稳定的基本面没有变化,在稳定中前进和稳定中的良好态势也没有变化。
首先,经济运行还处于合理区间。 就业指标总体良好,13季度新增就业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 居民支出额1~9月仅上升1.4%,而且居民收入增长较快,超过了gdp。
第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服务业增长较快,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更加确定。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达到51.4%,比去年同期高2.3个百分点。 诉求结构继续改善,最终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比资本形成总额高15个百分点。
另外,转型势头非常好。 在中央一系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经济、新动力加速培育。
以上情况证明,在经济新常态下,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有序推进,这也证明了调整符合规律、转型符合方向、快速发展符合预期。 所以中国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势头没有改变。
今后,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整体稳定运行的态势。
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影响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现阶段达到了新的均衡。 目前有三股影响中国经济的力量。 一个力量是下行压力,下行压力短期内,特别是在中国结构调整还没完成之前就一直存在。
第二种力量是支持力。 由于中国经济还面临着战术危机,稳定运行的基本面没有变化,支持力度很强。
力量来自什么? 首先,来自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尚未完成,空之间还很大,特别是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新技术相结合将产生新的增长动力。 其次,来自中国快速发展的不平衡,中西部地区仍具有后发的特点。 三是中国费用结构的升级。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支撑力。
另一股力量是新的动力。 改革红利和创新红利正在进一步释放。 另外,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减少,但人口素质在提高,人口红利也很大。 例如,目前每年有700万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构成了中国人才的红利。 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新经济、新产品、新业态成为新的动力。
中国经济的运营受这三股力量的支配,通过它们来决定中国经济的走势。
现阶段,由于我们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以前流传下来的产业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调整时可能会感受到下行的压力。 但是,浪费时间,随着新动力的增长、潜力的发挥,中国改革将继续推进,创新步伐加快,支撑力和新动力交织在一起,对抗下行压力。 因此,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定较快的增长,保持中高速的增长。 这是第四季度包括今后一个时期在内最有可能的运行态势。
当然,这是一个过程。 国际环境变化必定会有动荡,所以经济波动正常,但稳定运行的大势不变。
专家表示,经济增长放缓仍是新常态
◎张敬伟
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三季度gdp比去年同期增长6.9%。 这一数据好于布隆伯格预计的6.8%,但略低于上个季度的7%。
经济增长的“破7”,似乎出乎意料,也出乎意料。 前者的情况下,7%是中央制定的年末增长目标,这个指标可以说是底线。 但是,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中国经济能维持6.9%的中高速增长,“破7”也出乎意料。
各机构以前的预测也证明了问题。 除了布隆伯格的预期6.8%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对全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也为6.8%,全年的预期增长为6.3%。
10月8日,世界银行( wbg )和imf联合发布的《/全球监测报告:在人口变化的时代实现快速发展目标》指出,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年的3.4%降至3.1%,增长率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
虽然中国的人口奖金也在减少,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个因素还是两个市场的不景气。
在国际市场上,预计9月份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的增资将再次空。 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的理由是外部市场的不稳定,特别是中国a股市场和汇市的不稳定。 这意味着,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复苏势头不太强劲,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对经济复苏没有足够的信心。 另一方面,当美国认为中国经济是影响货币政策正常化的主要因素时,全球市场的前景已经堪忧。 无论如何,中美两国一直是世界经济的主引擎和主心骨,中美的“双核”做不好,世界市场不再可靠。
股市汇市形成的寒蝉效应是,全球股市还在动荡中,货币竞相贬值。 再加上日本和欧洲仍在持续量化宽松,加大了中国的出口压力,贸易引擎的力量持续减弱。
如果出口压力下降的是中国经济的增长,进口下跌了两位数,就意味着中国的诉求严重不足,导致了全球商品价格的下跌。 中国经济和全球市场的萧条互为表里,互为印证。
中美两国已经意识到了“双核”的重要意义。 因此,在货币政策调整上,两国都开始变得谨慎。 随着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再次推迟加息,中国维持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相对稳定。
中国的调结构任务依然很重。 股市动荡后,政策面变得谨慎,汇率市场化要看全球反应。
楼市去库存的压力加大,去年以来释放的政策奖金似乎没有改变三四线城市的过剩压力。 对于以前流传下来的产业,不仅要有库存,也要有生产能力。
结构调整的压力也决定了不可能用传统的大投资的方法实现稳定的增长。 毕竟有前车之鉴,不能口渴,所以积极财政政策注入的投资项目不仅仅是眼前的事,而是在交通、水利、民生、城市基础设施等见效慢的项目上。
货币政策的重点是切实直接释放流动性(利率降低基准)和许多创新的货币手段的运用。 另外,在政策方面,必须避免被外部市场和机构理解为中国式的量化宽松。 这将引发世界更加混乱的货币战争和贸易战。
因此,投资引擎在第三季度也疲软了。
在费用方面喜忧参半。 13亿中国人中只有3亿左右是中等收入水平的人,其费用有很大比例转移到海外市场,造成服务贸易逆差。 因此,全民的费用没有形成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充分支持。 三驾马车的发动机动力都不足,中国经济能维持6.8%的中高速增长,已经很不错了。 再者,这个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在7%的正常区间内。
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好的征兆。 一是产业结构从工业主导变为服务业主导。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4%,比上半年的49.5%高出近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出2.3个百分点。 二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初见成效,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经济、新动力加快培育。 例如,网络零售额增长加快,1~9件的增长率在36%左右。 1~9月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率达到10.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率高4.2个百分点。
(作者是察哈尔学会的研究员)。
政策怎么办:减税支持实体改革确定期望
◎马光远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三季度经济数据,gdp增长率跌破7%,为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最低的季度增长值。 但是,我们必须客观冷静地看待gdp增长率的下跌。
6.9%的增长率不是很差的速度,而是相当好的速度。 三季度许多宏观数据加速下行,在国际、国内诸多因素非常多、纷繁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率能达到6.9%,已经相当不容易,这是各方面努力的结果。
无论从经济增长周期还是现在经济的基本面来看,这个速度都是漂亮的数字。 但是,必须指出这不是最近的低价。 从趋势来看,gdp增长率的下降压力短期内一直存在。 公司、政府官员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另外,重要的宏观指标持续下降表明,旧的增长引擎正在减弱。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仅为6.2%,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利润下降1.9%,制造业仍在挣扎。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创新低,增速降至10.3%。 投资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制造业投资下跌和房地产投资下跌,投资下跌对经济的影响力。
房地产投资增长率降至2.6%,房地产引擎宣布“熄火”。 社会支出品零售总额增长10.5%,不错的进出口比去年同期下跌7.9%。 这些数据再次提醒我们,过去拉动中国经济的旧马车已经走不动了,经济增长需要动力转换,寻找新的增长点。
gdp增长率下降,未来政策方向如何?
第一,全球因新兴市场经济衰退而引发二次衰退的概率仍然很高,如果爆发二次金融动荡,中国将置身于风暴中心。 对此需要进行政策准备。
这是因为,我们不应在刺激经济增长速度方面制造拷贝,而应把防范风险视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风险防范对中国经济的意义远远大于快速、大幅的增长。 特别是公司债,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起很大的风险。
第二,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汇率政策,必须要有危机意识。 不要强制实行汇率政策。 要看到人民币现在被高估的事实。
考虑到中国本质上已经进入通货紧缩,货币政策需要继续放松,考虑到重复降息的基调,没有做好准备,应该补充提供流动性。
第三,要决心大幅度减税,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活跃实体经济。
第四,必须稳定房地产的预期。 不动产投资的下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很大。 房地产政策必须继续回暖,卖方应尽快实施套房首付20%的政策,降低利率,减税。 投资方必须向有资格的开发者融资,取消融资限制。 必须冷静意识到房地产业不稳定,中国经济也不稳定。
第五,要给民众以确定的改革期望。 改革在重大问题上要多次重复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调,打破僵局,打破利益阻碍。 如果民众对改革充满希望,对创新创业充满热情,经济一定能加快复苏。
最后,必须废除影响居民费用的各种体制机制,加大刺激费用的政策力度,把费用留在国内,让老百姓敢于花钱。
(作者是经济学家)。
标题:“6.9%来之不易 别为“破7”过度焦虑”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