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54字,读完约9分钟
经记者郭荣村出生于合肥
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距离的。
6月24日上午,骄阳下的合肥彩虹蓝光科技有限企业(以下简称合肥彩虹蓝光)悄然现身。 两名警卫在门口执勤,偶尔有车辆和人员出入。 绕企业外墙一周,大基地除了已经建成的工厂外,还有广阔的空地,长满了杂草和树木。
4年前的一年,合肥彩虹蓝色led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按照当时的计划,项目总投资100亿元,3年分两期建设200条MOCVD(45枚以上的机器)和辅助芯片生产线。
如果该计划顺利完成,合肥彩虹蓝光将成为国内mocvd数量(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生产led外延芯片的重要设备)前两家企业,从产能规模来看,将成为led外延芯片行业不可争夺的龙头企业。
然而,四年过去了,合肥彩虹蓝光的这个目标仍未实现。 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企业还处于半停产状态。 此时,我国的led芯片产业开始进入黄金期,许多公司正在扩大越来越多的生产能力。
合肥蓝光戴着国有企业的光环,是上海蓝光科技有限企业(以下简称上海蓝光)的控股公司,后者也是央企彩虹集团控股公司的二级子公司。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背后发生了什么? 最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企业暂时停产了一半/
年6月18日,总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的“合肥彩虹蓝色led”项目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按照当时的计划,这个项目总用地面积500亩,共建设200条mocvd和辅助芯片生产线。 另一方面,mocvd设备的规格要求在45台以上。
分两期建设200条生产线。 资料显示,一期项目计划投资20亿2500万元,占地300亩,有50条生产线,年产芯片420亿个,年产值23亿元。
当时,总公司的一份复印件称:“项目全部完成后,年产值将达到115亿元,成为中国巨大的led产业基地。”
是的。 因为即使是国内芯片领域的领头羊三安光电,年底到达的mocvd设备也只有70多台。 截止到年4月,三安光电的设备数量为160台。 这意味着,如果三年内200台mocvd设备顺利配备,从产能的角度来看,合肥彩虹蓝光可能排名第一。
年8月30日,合肥彩虹蓝色led项目开工仪式正式举行。
年12月底,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官网上的《合肥彩虹蓝光led一期项目顺利验收》一文报道,12月18日,合肥彩虹蓝光召开了led项目一期工程验收会议。 据报道,当时已经建成46条mocvd及其配套生产线,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6亿1100万元。
之后,公开报道中没有合肥彩虹蓝光二期项目建设的信息。 今年6月底,高工led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小飞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据他们统计,目前合肥彩虹蓝光拥有45台,上海蓝光19台,两个基地共计64台。
这和当初的计划相差甚远。 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企业led外延芯片生产一度处于半停产状态。
“从年初到四月五月,(外延芯片) )一直没有开工。 ’6月24日,在合肥彩虹蓝光的宿舍下,自称是该公司员工的人说。
上海蓝光一家芯片代理商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从去年12月25日起,该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大客户依然维持,小客户抛弃。
“比如我们是他们的代理商,我们也不能进货。 ’据他说,合肥彩虹的蓝光和上海的蓝光情况差不多。
合肥蓝光的一家设备供应商也告诉记者,企业此前“停止了几个月”。
对于这一消息,记者又从其他至少两处新闻来源得到了证实。 然而,6月24日至6月26日,记者试图通过登户、电话等多种娱乐方式联系合肥彩虹蓝光管理层,均未取得成果。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最近合肥彩虹的蓝光再次开始恢复生产。
领域正好是“小阳春”/
在合肥彩虹蓝光停产一半的时间段,国内的led外延芯片产业正在经历这几年的“小阳春”。
广东德力光电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叶国光6月初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led领域目前处于景气阶段。
从年下半年开始,整个led领域销售蓬勃,在下游应用行业的带动下,上游外延芯片的出货量也逐渐增加。 全年mocvd产能利用率上升到52%,启动率上升到70%左右。
今年3月底,记者从三安光电证券部获悉,企业的mocvd设备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
此外,许多led外延芯片公司正在摩拳擦掌扩大生产。
今年1月,华灿光电发布的公告显示,企业计划自有资金投资3.05亿元,开工建设“华灿光电(苏州)有限企业led外延芯片二期项目”,项目为年产48万枚2英寸红光led外延芯片。 4月,三安光电宣布决定在厦门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led外延、芯片研发和制造产业化项目。 项目投资总额100亿元,总规模200台mocvd; 6月24日,中游封装公司鸿利光电与三安光电签署《战术合作协议》……
在这样的背景下,合肥彩虹蓝光意外停产,让外界感到困惑。
上海蓝光曾在我国led芯片行业占有重要地位。 官网显示,企业成立于2000年4月,是国内第一家从事氮化镓基led外延、芯片研发和产业化生产的公司,是国家“863”计划光电子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2007年,彩虹集团宣布为实现业务转型,向上海蓝光提供1亿2007万元资金,实现对后者的控股,进军led产业。
“led是世界上最具增长前景的产业,也被规划为集团的三大核心业务之一”。 当时,彩虹集团副总裁张少文说。
上海蓝光经营不好的原因很多吗? /
“经营不好有很多理由。 详情请询问经营者。 ”作为合肥彩虹蓝光的两大股东,政府方出资的合肥鑫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企业的一位负责人说。
在记者采访中,据观察,不少答主在分解上海蓝光时,采用了“多方面”、“多种”两个词。
上述蓝光代理商告诉记者,造成这种情况的首要原因是企业小股东太多,股东之间在好处方面存在矛盾。 他告诉记者,上海蓝光计划将生产线搬迁到合肥,上海工厂的土地本来就是工业用地,可以转为商业用地,小股东在如何分配土地收益上存在矛盾,影响了公司的生产。
一位led芯片公司高管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上海蓝光停产的首要原因是芯片价格过高。 他说,当初企业投资太大,比如计划是60万张产量,结果只做了10万张,所以电费、工资等支出,会比较贵,结果芯片的价格比别人高很多。
上述合肥彩虹蓝光设备供应商对记者表示,去年,该企业库存不少,“不管是亏是卖,越卖越亏”。
记者表示,从年到年,国内整体芯片价格下降非常迅速。 据高工led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年中国led芯片价格比年初下降30%以上,年芯片价格比年初下降20%左右。
但是,对于芯片高的说法,上海蓝光代理人予以否定。
一位接近上海蓝光的人对记者说,上海蓝光的国企背景也可能是一个原因。 他说,例如蓝光这样的公司,不容易聘请海外高级技术人员,在技术上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 另外,国营公司在效率方面可能也不怎么样。
但是他强调说,这两年所有制造外延芯片的公司都不赚钱,投资很大,但价格却在严重下降。 这样,有些公司会选择停止生产或选择库存。 “我认为大家的情况都一样。 ”
合肥基地重新开工/
幸运的是,上海的蓝光又出现了复苏的迹象。 上述接近上海蓝光的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上海蓝光开始调整,以将上海生产线转移到合肥。 合肥基地也开始重新开始了。
6月24日,上述合肥彩虹蓝光设备的供应商告诉记者,该工厂刚刚重新开工,芯片生产大约需要3个月的试制时间。
当天下午,在合肥彩虹蓝光的宿舍下,记者会见了另一位员工。 他告诉记者,当天他第一天上班,企业招募新员工,和他一起进去的有几十人。
上海蓝光重新出发时,面临的竞争不比两年前小。 目前,三安光电拥有161台mocvd,总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 德豪润达共抵达92台设备,其中52台已完成调整并开始量产,预计年底将盛开。
去年6月,在某领域论坛上,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评价称,led上游未来未能摆脱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的规律,是目前世界上3~5家较为成功的半导体企业。 他认为,世界最后可能只剩下3-5家led外延芯片公司,也可能是2家。
叶国光认为,即使在今年芯片行情不错的情况下,国内芯片公司整体的产能利用率也只有70%。
不愿透露姓名的拆迁户告诉记者,其实上海蓝光目前的安排还很模糊。 想变大,但变大是个重担。 “像这样拥有三五十台mocvd设备的公司,扩大生产的边际收益无法提高,必须大量投入,不扩大生产的话,现在的价格压力也很大,价格竞争变得激烈。 ”
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副秘书长、广东光亚照明研究院总监刘俊向记者分解说,目前led芯片公司有三个阵营。 一是以科锐、日亚、欧司朗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稳步上升。 二是中国台湾的芯片公司,如单位、新世纪等; 三是大陆芯片公司,如三安光电、德豪润达等。 “现在,上海蓝光要重新定位自己的特征,难度会变大。 ”
刘俊说,对上海蓝光来说,无论位于车载、显示、照明行业,其实都已经有了在那里得到保护的公司。 他建议上海蓝光还是先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其次注重产品本身的光效和价格,也就是性价比。
标题:“想投百亿当老大 合肥彩虹蓝光LED项目意外掉队好几年”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8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