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88字,读完约13分钟

作为我国战术性新兴产业之一,以稀土功能材料为首的新材料领域成为市场瞩目的蓝海。 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三大行业中,稀土功能材料具有不可比拟的特征作用,稀土永磁体、发光、催化剂、储氢、研磨材料等将成为未来新材料行业的明星。

庄信万丰催化剂的世界采购负责人辛普森最近很忙。

庄信万丰是世界领先的工业催化剂和相关技术供应商,他们的重要产品之一是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核心原料之一是稀土铈。 过去,他们在韩国购买催化浆料,但近几个月来,韩国供应商由于稀土氧化物持续紧张,难以充分供应,这似乎将成为长期趋势。 因此,辛普森必须在中国这个唯一的稀土产业链完善的地区开始寻找新的供应商。 “我能去的地方都去了。 ’辛普森说:“用包头喝中国白酒喝醉了。 ”。

“稀土新材料:领域春天已经来临”

但是,他的寻找没有成功。 “你要做决定吗? 不,现在还没到可以决定的程度。 ’辛普森摇了摇头。 他刚刚视察了位于上海松江的华明高纳稀土新材料有限企业,询问了产品的情况后,仔细地绕了一下工厂,最后小心地握手,然后离开了。

华明高纳是国家超微粉末工程研究中心。 “这两个月来企业的外国顾客数量急剧增加。 一切都带着确定的市场诉求寻找货源。 ’送上辛普森,华明高纳的社长高鼈在办公室内对记者说。 他并不遗憾地说:“我们宣传的产品其实能赶上今天这个顾客的要求,只是价格比国外高,他们一时接受不了。”

这清楚地表明了我国稀土新材料领域的现状。 由于我国政府保护和重视稀土资源,实行包括生产和出口在内的总量管理,国外深加工公司受到很大限制。 中国的稀土新材料领域得益于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期。

但是,到目前为止,面对蜂拥而至的市场诉求,中国公司还没有做好准备,心有余而力不足。

领域的春天

“从长远来看,肯定是在高端、低端穿行。 底线是掌握稀土产业真正话语权的关键。 ”这是包钢稀土( 600111,股吧)高科有限企业总经理张忠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明确的第一个观点。

事实上,从上游开采到下游深加工再到研究人员,所有回答的稀土行业人士一致认为,真正能够为稀土产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巨额财富的,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稀土新材料加工行业,目前正是该行业的黄金期,并且

多年混乱的管理、低价的恶性竞争之后,稀土的生产和出口政策的控制,使国内稀土下游公司具备了国外望尘莫及的原料供应特点。 外国人已经长时间得不到低价的稀土氧化物的供应,有些国家一时高价也无法进口原料了。 中国公司离水楼台很近。

“当日本朋友问我关于稀土的原料和配额的问题时,我就知道了。 国内的大机会来了”中科三环( 000970股吧)子公司、上海爱普生磁性器件企业社长卢冯昕对记者说。

事实上,面对原料危机,海外公司并不是没有选择。 第一,寻找越来越多的原料供应地。第二,将越来越多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国内,以免受到出口配额的限制。

日本和美国也确实实践了最初的选择。 例如,日本双日株式会社刚刚与澳大利亚稀土矿山lynas签署了交货长合同,位于美国的稀土矿山mountain pass也已经筹集了5亿美元的资金进行重新开采。 他们是外国企业的新选择,但他们也面临着两个非常重要的限制。

首先,外矿不是廉价稳定的供给者。 基于长期积累形成的产业基础和产量,中国一直处于世界稀土生产价格曲线的垫底。 在国外,即使是像mountain pass这样成熟的矿山体系,再生产也比较容易,但价格明显高于中国。 在一定的利润空期间,这意味着为了保证外矿的再生产,实际上稀土的国际价格将据此维持在高水平。 但是,需要特别观察的是,中国目前的绝对低价是基于几乎不计入环保价格的情况,今后这种费用将倾向于纳入价格体系。

“稀土新材料:领域春天已经来临”

第二,中国国内只储藏着完美的17种稀土元素,lynas在澳大利亚的资源为轻稀土,马来西亚生产重稀土,但储量极低。 也就是说,中国这个现在、将来还会继续处于垄断地位的供给国,不会轻易被绕过。 其中的逻辑与中国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的博弈非常相似。

既然寻找其他原料供应地不是万全之策,海外深加工公司还有将产业转移到中国的第二个选择。

近年来,已经有一部分海外公司向中国转移了一部分生产能力。 中科三环子企业上海爱普生磁性器件有限企业是中方与日本爱普生精工合作的。 目前,上海爱普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家钕铁硼粘结制造商之一。 罗地亚集团也已经将研磨粉和荧光体前体的生产放在了中国国内。

这其实是中国业界非常高兴的事情,因为随之转移了,必然有高端的技术和市场。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成长,中国有机会完全成为世界稀土产业的中心。

根据《上海市稀土材料及其应用产业快速发展“十二五”规划》,到了2010年,全球稀土诉求量约25万吨,国内诉求量约13.8万吨,新型稀土功能材料行业支出预计将高速增长,达到9.2万吨。 这些数字都比2009年翻了一番。

尽管诉求越来越大,但中国保护稀土资源的趋势没有变化,如果海外公司不变化,就等于出让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现在,无论是稀土永磁体、发光、催化剂、储氢还是抛光材料,原本接触国际高端市场机会就很少的中国企业,尽管辛普森们还有些无奈,却迅速成为了重要的选择。

领域的春天到了。

心力不足

“现在最关键的是,控制资源后,如何抓住机会获得真正的快速发展。 的政策要点到底应该在哪里?”罗地亚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朱铭岳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问题。 罗地亚是世界领先的精细化工制造商,生产以稀土为原料的特殊化学品。

在政策制定的如此巨大的蛋糕面前,中国稀土新材料产业还没有找到“下口”的做法,实现了大踏步、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的野心和当前的急功近利,形成了急需处理的矛盾。

首先,目前我国稀土深加工公司还不具备足够的价格转嫁能力,究其原因,竞争力高的产品很少。 在这次“稀土资源价值显现”的暴涨行情中,下游公司因原料价格的大幅波动而侵蚀了利润空之间。

氧化钕现在的价格为21万元/吨,比一年前上涨了100%。 相应地,生产钕铁硼永磁体的公司价格也翻了一番。 理论上,这些公司可以通过加价的方法转移价格,但实际上大多数公司做不到。

以上海爱普生为例。 爱普生的原料是由稀土精矿加工而成的“掺钕铁硼粉”,该产品的专利目前掌握在美国麦昆磁力企业手中。 与去年之前实施的年度协议价格不同,麦昆磁铁现在要求与顾客“季度定价”,也就是3个月的市场平均价格明确下一季度的原料价格。 今年钕铁硼粘结永磁制造公司的原料库存压力直线上升。

“但是,我们也不能马上让下游公司在市场上决定平均价格。 因为我们产品的价格趋势像手机和照相机这样的数字产品一样下降。 ”上海爱普生的母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级副总裁胡伯平向记者坦白说,利益的压迫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情况目前在我国钕铁硼生产公司非常普遍。 2009年,我国钕铁硼产量约5.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80%。 其中,钕铁硼烧结专利已失效两年多,发展迅速,因此国内主要生产包括中科三环在内的5家公司。

“但是,目前这5家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也没有绝对的特点,永磁材料最高的技术现在仍掌握在日本手中。 ”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说。 虽然中科三环已经属于产品结构中高级的公司,但大部分国内公司生产的“大道品”在激烈的竞争中,无法抵挡价格的压力。

另外,如果产品结构偏向“大道”,则在质量和价格上无法完全满足高端顾客的要求。 即使日本和欧美公司留下的市场空不足,中国公司也无法迅速填补。 这是前面提到的庄信万丰催化剂的生意没有被上海华明高纳保留的原因。 事实上,华明高纳已经是国内少数具备独特产品结构、具有先发特点的公司。 其生产的漆研磨粉已经成功替代了美国3m企业产品,成为宝马汽车的供应商。

“稀土新材料:领域春天已经来临”

迅速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领域刻不容缓的工作。

源活水还没有流入吗?

研究开发需要资金。

稀土的下游涉及广阔而困难的科技行业,充分的资金援助是不可缺少的。 我国的稀土产业确实吸引了各方面的资本,今年的资本市场附有稀土的概念就“飞一般”。 但是,这些钱都流向哪里了?

“遗憾的是,这一轮稀土产业整合的本质是重新分配资源,获得资源后将立即重复建设冶炼分离能力。 以科研开发为龙头,以创造科技竞争力为核心,而不是推动中国整个稀土领域的快速发展。 其直接结果是,另一方面,许多已经拥有生产能力和良好技术的稀土生产公司因材料短缺而停工,缺乏投入下游快速发展的科研的资金和冲动。 另一方面,大量的上游生产能力在资源地重复建设。 ”罗地亚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朱铭岳对该轮整合中出现的结构失衡表示遗憾。 他指出,中国迄今为止一直以资源买卖的姿态出现。

“稀土新材料:领域春天已经来临”

相应地,市场瞩目的稀土出口配额也从去年年底的5000元/吨逐步上涨,最高价格上涨至40万/吨。

虽然海外企业苦于配额限制,但实际上,原本是“近水大厦”的国内企业在原料采购上也未必一帆风顺。

“现在稀土原料还没有进入价格谈判阶段,已经不发货了。 ’鼈甲来自内蒙古,在包头稀土研究院工作多年,人脉深厚。 但他告诉记者,目前的情况是,即使他去进货,也已经非常紧张。 两年前,稀土开采和冶炼公司因生产能力过剩而处于赤字边缘。 产业链上的利益分配失衡,可见一斑。

“稀土本身并不直接成为财富,还是只有下游的深加工公司成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 否则,今天多涨价赚钱,明天少降价赚钱,不可能持续。 ”。 朱铭岳呼吁,要保证这一轮整合向提高科研开发、原创技术、核心竞争力方向发展,而不是走资源再分配、资金之王的道路,应该有新的视角和方针。

那么,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流入的资金不想进入下游?

“因为我国下游没有真正有吸引力、回报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值得投入的高科技项目。 ”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告诉记者,“在中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之前的产业链的技术、投入、生产能力规模已经比较完善。 但实际上稀土材料的高科技应用行业非常广阔和专业,处于上游、中游的稀土公司很难参与到这样的高科技项目中。 ”。 例如,一家公司从事冶炼分离,一家公司只涉及矿物,发展到钕铁硼永磁体阶段,实际上无法要求许多公司具有进行高级科研开发的实力。 “所以,这个领域现在最需要的是国家诱惑方向。 这不是单一公司能做的工作。 ”张忠说。

“稀土新材料:领域春天已经来临”

大力开展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尽快提高产品档次,拥有尽可能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产业整体科技进步和结构升级,是当前必须做的。 “如果中国只开采不开发,1-2年后,我们会停留在原来的低水平,向海外供应新的原料,我们会错过现在稀土产业快速发展的最好时间。 ”朱明岳说。

解决稀土新材料的难题

但如何尽快破解目前我国稀土新材料领域的困局呢?

业内提出,必须首先停止冶炼分离环节的重复建设。 目前我国稀土氧化物产量为13万吨,但冶炼分离能力已超过20万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尽管如此,一些公司仍在继续重复建设。 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不能调整稀土产业结构,快速发展。

目前北方矿已基本合并,争夺焦点集中在南方重稀土矿,其中江西最为典型。 但实际上,迄今为止没有一家公司获得开采权,全部只停留在冶炼分离能力的整合上。 资源为王,在江西体现得最充分。

江西希望通过牢牢把握上游资源的特点,吸引下游高端深加工公司进入,最终完成整个稀土产业链的构建。 因此,据业内新闻报道,江西对中铝、五矿等央企“未必买得起足够的钱”,但对中科三环这样对行业影响较大的深加工公司“特别客气”。

“江西与我们有战术合作的构想。 今后,江西将对上海深加工公司的原料供应有一定的保障,上海也将参与江西稀土高新区,转移部分生产能力。 落户的话,江西可以给这个分公司提供原料供应上的优惠,也有可能有一定的权益矿。 ”上海稀土事务局局长耿鸿民介绍说,上下游的特点如此互补,可以更好地形成协同效应。

但是,对于目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众多的深加工公司来说,江西省这样的稀土产地还不具备令人满意的产业转移环境。

“从硬件上看,江西省作为最大的劳务输出省之一,目前没有雇佣的特点。 ”冯昕在今年中秋节前后和上海稀土事务局考察团一起在赣州实地考察,结果发现,工业园区内到处都是招聘广告,用工荒的情况不亚于上海,劳动力价格也不太有竞争力。

另外,江西毕竟是内陆省份,新材料工业发展迅速滞后,没有成熟的技术配套作为建设公司的支撑。 “一般来说,如果工厂的机器出了故障,我在上海很容易找到维修人员和工具包,但在江西不容易。 ”冯昕坦言,目前说是产业转移,条件还不成熟。 要做到这一点,政府必须在其中发挥重要的意义。

江西矿产源地与下游公司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中国海外稀土公司之间微妙关系的缩影。 但是,业界对此充满信心。 因为中国广阔的市场有不可忽视的吸引力。 “随着技术的引进,下游最受益的时刻马上就要到了! ”玳瑁说。 / br// h /

标题:“稀土新材料:领域春天已经来临”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12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