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2字,读完约4分钟
晏庆盛
最近有报道称,cpi持续上升,物价持续上涨。 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和各地政府采取包括多种价格调整手段在内的“组合拳”来抑制物价上涨。 具体包括限价、“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价格补贴、严格囤货等,特别是有可能加大对棉花炒玉米行为的处罚力度。
在通货膨胀之下,民生多么困难,抑制物价上涨是政府应尽的责任。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控制物价必须脱颖而出,对于随价格市场化的产品,可以采取经济手段(扩大供给、减税、发放补贴等)间接控制物价上涨。 对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非市场化产品,可以采取价格手段直接限价。 相比之下,政府部门应该对后者实施价格调整“集团打孔”。
根据上述报道,被政府价格管制“集团冲头”打破的,可能是市场化的产品,未市场化的产品可能会受到汽车柴油、天然气等“拳击”的保护。 上个月末,在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下,柴油价格竟然“逆势”上涨。 这次产品石油价格的上涨,可以说是这次物价上涨的“里程碑”。 在油价上涨之前,物价上涨还是分散的、局部的,“大蒜君冷酷”、“姜君军”、“苹果什么的”等,在油价上涨之后,物价很快就会普遍上涨。 这并不奇怪。 成品油是基础性的生产资料,其价格上涨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有关方面说“成品油价上涨对物价影响不大”,这只是例行公事。
成品价格上涨后很快将迎来新的持续“柴油短缺”,这可能是有关方面没有预料到的。 关于“柴油短缺”的原因,连日来有很多报道称其实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等主要经营机构操作的,这种操作方法可以媲美“股坐庄”。 我国石油炼制领域产能过剩,石油巨头石油储罐也有油,但由于实行限量供应,“柴油短缺”愈演愈烈。 石油巨头进行的“限量供应”不是囤积居奇,应该受到严惩吗? 中石油、中石化垄断国内柴油供应,“油荒”频繁发生,损害不可估量,促使物价上涨,是否应该有人承担责任?
天然气的价格也令人愤慨。 通货膨胀压力从今年年初就显现出来了,但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提高国产陆地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为各地天然气涨价确定了基调,提供了依据。 于是,北京、兰州等多个城市相继举行了天然气价格听证,结果并不赞同涨价。 天然气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其价格上涨引起的连锁反应不难想象。 正如我们看到的,韩国政府为了应对“泡菜危机”,两个主要措施之一是平均降低燃气费4.9%。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政府部门一方面抑制物价上涨,另一方面提高非市场化产品的价格。 我真的不擅长像这样握着左右手。 从严格意义上说,政府有权对非市场化产品限制价格,但无权对市场化产品限制价格。 所以,相关部门首先要做好职权范围内的事。 也就是说,首先必须管理实行政府价格和政府指导价格的产品的价格。 否则,有什么理由和根据来打击和惩罚其他产品的涨价吗? 更重要的是,特意握住市场化产品这种“软柿子”是本末倒置的,如果避开重东西就是轻行为,无法控制物价。 比如汽车柴油价格上涨,快递企业价格增加,快递业务涨价成为必然,政府部门能强制控制吗?
转载时请联系“每日经济信息”报社。 未经《每日经济信息》报社授权,严禁转载和镜像,违者必须追究。
联系电话: 021-60900099转688
每次预约都打电话
北京: 010-58528501上海: 021-61283003深圳: 0755-8359成都: 028-86516389 028-86740011无锡: 15152247316
标题:“晏庆盛:控制物价“组合拳”应先砸向油和气”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13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