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0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胡健
社会医疗能被列入定点医疗保险吗? 医生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吗? 这些“障碍”很快就会消除。
昨天( 6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社会办医快速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促进了社会办医规模、高水平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相互促进、共同快速发展的格局形成。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措施”不是重复总体要求、快速发展目标、基本上等相似文案,而是直接对比问题,从进一步放宽准入、扩大投融资渠道、促进资源流动与共享、优化快速发展环境4个方面尽量细分。
四项措施促进社会医疗
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印制实施了一系列鼓励社会医疗快速发展的文件。 随着近几年的迅速发展,社会医疗规模迅速增加,服务水平逐渐提高,政策效果不断显现。
但是,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整体来看,社会执业医师规模和服务量所占比例仍然很低,社会执业医师快速发展空区间小,准入门槛高,人才瓶颈突出,监管机制健全
这也不仅仅是空的事情。 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介绍,2004~2007年,全国医疗机构年增长率为1.5%,医务人员年增长率为4.9%,床位增长率为7.34%。 同期,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数从39.91亿增加到73.14亿,几乎翻倍,年均增长率为6.96%; 住院人数从6657万增加到1.91亿,几乎增加了两倍,年均增长率为12.42%。 医疗资源的增长率远远不及老百姓就医诉求的增加。 《措施》第一份包括四个方面的十六项措施。 一是进一步放宽准入。 二是拓宽投资渠道;三是资源转移与共享;四是优化快速发展环境。
此次《措施》出台前不久,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对社会医疗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监督调查,走访了38家社会医疗机构,听取了近200名社会医疗机构负责人的意见。 随后,通过召开专家座谈会、研讨会等方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对比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拆解,提出相关对策,最终成文并向国务院报告。
医疗保险的完全偿还
多亏了这样多层次的“提问战略”,新的政策文件清晰地规范了以往多争议的文案。 例如,根据《措施》,要完善社会医疗保险报销政策,医疗机构的一切制度性质不得作为医疗保险定点的先行条件,不得以非医疗服务能力方面的因素为由,拒绝将社会医疗机构纳入医疗保险定点。
围绕社会运营医生的人才流动问题,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措施》确定将加快医生的多项业务。 鼓励医生在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流动。 各地要求根据实际,尽快研究开展医生多项业务涉及的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等业务并制定试验方案,取得经验后逐渐推开。
支援社会医疗最重要的是承认。 前述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一方面表示,将着力消除阻碍社会医疗机构快速发展的政策障碍,妥善处理“玻璃门”、“弹簧门”等问题。 另一方面,加强医疗安全、创新和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社会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中投顾问郭凡礼高级研究员认为,在高层一系列利好因素频繁释放的背景下,国家实施药物低价竞标,医药公司获得的收益大幅减少,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涉足民营医院,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控制公立医疗机构的规模
郭凡礼还表示,当前医疗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医疗服务产业过度分化,资源配置不均衡,招聘效率低,民营医院孤军奋战,各自为政,缺乏医院管理和治疗的核心技术,难以与公立医院竞争。
这次《措施》也就这一点提出了比较方案。 《措施》规定,要根据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规模适度大体,合理管理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扩大社会运营医生的快速发展空之间。 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引导和规范公立医院改革,不流失国有资产。
国泰认为,民营医疗是未来3-5年持续发展的主题,在大型医疗集团逐渐形成、中小医院迅速扩张的情况下,具有资源特点的企业将成为赢家。 对上市公司来说,资源的特点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背靠大集团,具有资金或资源方面的特点。 二是医疗领域有相关资源,可以产生持续性和协同性。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这样的资源意味着在进入医疗服务时,其复制性和业务灵活性将得到高度评价。
标题:“国务院“松绑”社会办医 资本“紧盯”民营医院”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8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