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449字,读完约16分钟
经记者岳琦刘林鹏从丽江、成都出发
年7月,经过凤凰古城门票征收的喧嚣,丽江旅游价格调整基金征收的新闻使这座旅游名城成为舆论焦点。
全年征收6000万元调节基金对丽江超过100亿元的旅游年综合收入来说似乎不值一提,但引起了媒体和公众对旅游城市丽江财政账面的兴趣。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介绍,去年丽江的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00亿元,但在人们羡慕的眼中,丽江的财政连续10年出现赤字。 数据显示,2003~2007年,该市财政常规预算收入从2.59亿元上升到38.01亿元,同期常规预算支出从12.86亿元上升到106.74亿元。 “富裕的旅行”和“贫穷的财政”看似悖论,但却是活生生的现实,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经济逻辑? 以旅游业为首的第三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这种在很多地方被认为是绝好案例的经济模式,为什么会成为丽江的隐痛呢?
丽江财政困难局:高人气背后的低财气
经记者岳琦刘林鹏从丽江、成都出发
征收旅游价格调整基金的传言,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丽江。
8月底,《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经现场调查发现,一半空悬挂的调节基金在当地成为官方、敏感、民间冷漠的话题。 作为人气极高的旅游名城,旅游经济难以进入的问题也浮出水面,丽江人气的背后是“担心金”的财政。
“不能说”的调节基金
“现在不能说。 》作为旅游价格调整基金的第一推动者,丽江市发改委主管价格的副主任王菊秋在8月底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忌讳这样做。 主要推进该基金的丽江市发改委、旅游局,很多官员在谈到这个话题时,说现在这个问题在丽江很敏感,所以不要问太多。
经过这四年的集资计划酝酿,预计每年领取的金额将达到6000万元,征收对象包括旅行社、星级酒店、住宿、旅游车、购物店、演艺企业等众多旅游产业链的参与者。
一个多月前,王菊秋对媒体说“基本征收”。 根据此前《南方周末》的报道,这笔钱名义上通过了丽江市政府常务会议的审议。
但是,经过媒体的热炒,收这笔钱成了丽江政府不可避免的话题。 一位丽江旅游系统相关人士对此表示,旅游价格调整基金认为“很难做”。
但是,记者走访了很多商店,发现在民间很少有人知道旅游价格调整基金的事。 丽江宿屋商会会长王立东没有听说过旅游价格调整基金,所以商会不知道的话就无法实施。 说这些都应该按照程序召开听证会。
丽江唯一的上市公司丽江旅游( 002033,sz )董秘杨宁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收到正式发布或会议通知,只是在业内讨论或媒体报道中看到的。 在实际实施的情况下,该公司必须承担的还是必须承担。
旅游价格调整基金主要用于抑制丽江旅游业迅速发展导致物价暴涨。 例如,就是设立廉价店。 这项措施在国内许多旅游名城都有先例。 例如黄山、三亚等。
“这种做法是小损失,无法弥补损失。 》9月6日,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徐光远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征收旅游价格调整基金后,旅游业将萎缩。
“这件事争论了很久。 ”徐光远说,即使不直接向游客收取,而是从客栈、酒吧、餐厅收取,最终商家也会为了确保利润空之间绞尽脑汁转嫁给游客。 更重要的是,要削弱丽江旅游业的竞争力。
徐光远表示,在现行财税体系下,对财政的直接贡献甚微,是旅游业的“通病”。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陈秀山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丽江现在应该考虑如何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而不是随便增加行政性的钱。
旅游专家刘思敏表示,虽然旅游业对财政收入没有直接贡献,但它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是富裕的产业。
据部分媒体报道,丽江市委推进部副部长张文银质疑这笔资金接收的合理性和录用保障,表示,本市拟接收统筹基金,但仍在考虑中,接收时也一定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并取得相关许可。
张文银也坦言,随着丽江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出现了物价上涨等问题,市政府有必要考虑民生问题。
有钱、财政拮据的旅游业
90年代初,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升温,很多周边地区的农民来到市区做生意,变得富裕起来。
但是,说到旅游经济,在丽江市发改委工作多年的王菊秋和当地许多非旅游系统相关人士一样,首先抛出了“富民不富财政”。 一位旅游系统相关人士也承认,旅游使一部分人富裕了,但现在对财政的贡献并不大。
观光给丽江带来了人气,但没有给政府带来钱。
丽江市旅游局公布的上半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26.52亿元,而丽江市上半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仅为22.6亿元。 另一方面,丽江市财政总收入全年55.54亿元,扣除上级财政转移支付部分后只剩下3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数为106.74亿元,财政支出近一半为赤字。
来自丽江市财政局的文件显示,丽江市近十年来财政收入每年都在上升,但每年都有高额赤字。 2003年丽江市撤出后,丽江市财政常规预算收入从2.59亿元上升到全年38.01亿元,随之常规预算支出也从2003年的12.86亿元上升到全年106.74亿元。 收入的上升明显跟不上支出的激增。
获得玉龙雪山景区高质量资产的上市公司丽江旅游,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329.68万元,税收和追加缴纳1398.57万元。 杨宁解释说,由于小减税政策,企业的部分业务所得税只有15%。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丽江,花费金额就有百亿,但是按照现在的财税制度,旅游业的财政收入直接有限。 张文银表示,许多从事旅游的人都是私人商店,所交税款少,导游回扣等隐形收入不纳入征税范围。
另外,丽江游客的80%为中产阶层,费用集中在中小商店和客厅。 与星级酒店相比,客厅不能提供丰厚的税收。 王立东告诉记者,6间以下的客厅免税,客厅交定额税。
因此,有官员认为丽江应该迅速发展高端旅游,提高税收。 王立东认为,目前全球旅游市场以中产阶级为主力,丽江旅游业对财政收入贡献不大,是因为政府没有挖掘旅游潜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是当务之急。
丽江市旅游局规划科科长董振汉认为,在旅游开发初期,只有公司变得富裕,然后逐渐富裕,迅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变得富裕,财政也变得富裕。
张文银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旅游“富民不富财政”,但为当地聚集人气,增加软实力,通过富民增加当地流动人口,快速发展农副产品、农业、服务业等,活跃地区经济
“缺钱”的观光地
今年6月底,纳西族旅馆的老板和泽红被丽江古城管理局叫去参加过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向住宿的商店强制征收游客古城的维护费。 丽江商会会长王立东和丽江市的数千名客栈经营者被分割召开了同样的会议。
据和泽红回忆,在那次会议上,许多客栈老板对有关部门的要求保持沉默,但性格直率的和泽红在会上直言,许多小客栈淡季房价6、70元,古城维护费80元,高于房价,收了客栈就无法做生意
“如果热爱这个城市,就应该履行义务,政府应该严格执行。 ’王立东在他参加的会议上呼吁客栈经营者配合政府的要求。
丽江市古城管理局副局长和红阳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不收门票,只收古城维护费,而平遥、凤凰等古城收100元门票。
“过去没有城墙。 今天也不想竖起城墙领票。 》张文银表示,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何保护是个重要问题,收取古城维护费是合法合理的。
由于没有门票,古城的维护费成为古城景区最大的收入来源。 据红阳介绍,古城维护费从2001年开始征收,人均20元(缴纳后1个月内不再征收),2002年人均40元,2007年上升至80元,至今不变,不被丽江籍者征收。
而且,面对数量庞大的散客,古城维护费的征收面临着不自然。 据红阳称,散客未支付古城维护费的比例目前仍为26%,至今已达到40%。 许多丽江旅游业人士明确表示,散客未支付古城维护费的比例比官方说法要高得多。
记者表示,来古城的散客,除了去玉龙雪山等景区外,不会被强制征收古城维护费。
“古城维护费以前的征收一直很混乱,也没有效果。 ”王立东说,两年前,丽江旅店商会开始代收,情况好转,每年增长两成。
要说古城的经济效益,红阳虽然有点乏力,但是古城管理局对丽江古城的财政投入已经达到了18亿元,而古城的维护费征收至今已经达到了14亿元,可以说是入不敷出。 目前古城管理局有向商业银行贷款等各种负债9.2亿元。
丽江的大部分旅游资产对民间资本开放,掌握在政府手中的只有知名度最高的四个景点。 据红阳介绍,丽江有四个国营旅游公司和管理部门,基本上是一个机构和两个品牌、一体两翼的结构,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是一体的,经济效益和成熟度也排名靠前。
不收门票的古城无法出入,拥有门票、索道等高质量收款项目的玉龙雪山景区也同样陷入困境。 玉龙雪山管委会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拥有包括13家上市企业丽江旅游在内的玉龙雪山景区,开发之初借款15万元,景区累计投入已达到20多亿元,近10年门票收入16.22亿元。
“投融资额实际上越来越多。 ”玉龙雪山管理委员会营销中心主任和程红告诉记者,景区每年都在增加投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 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依赖权证担保融资,而大型服务项目建设则通过上市公司融资。
玉龙雪山管委会副主任徐涌涛此前向媒体表示,作为政府融资平台,玉龙雪山开发企业债务压力过高,给企业经营带来了风险。 企业承担的银行贷款最高可达12亿元,现有银行负债7、8亿元,每年权证收入的57%直接扣除用于贷款还款。
“游客来了就要吃、住、走,城市里也要建设。 投票的话会变成钱。 》张文银表示,古城改造提前融资10亿元以上,电网、污染等基础设施全部改造,这些都是巨大的投资,但丽江数十亿元的财政收入中,旅游业的贡献几乎只有18%。
丽江旅游业的烦恼:恶性竞争频繁,小部门很难管理大产业
经记者岳琦刘林鹏从丽江、成都出发
经过旅游旺季,8月初的丽江持续坎坷。 对丽江来说,旅行似乎出乎意料,但一切来得这么快,不等政府和民间的反应,世界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
快速发展的“丽江模式”
在丽江古城外围经营客栈的纳西族和泽红在丽江长大。 现在丽江20万人口中的一员,和贵州籍的妻子一起经营着新的宿舍。
“旅游发展太快了。 ”和泽红对《每日经济信息》的记者说。
“过去丽江是死角。 ’丽江市发改委总经济师张耀龙表示,当时的云南在指导调查后,决定迅速发展旅游。 1994年11月,云南省政府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事务会,提出“快速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带动迪庆、启动怒江”的快速发展思路,丽江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
1994年正式定为丽江旅游元年,之后在1996年的地震中全世界都认定丽江。 1999年,云南世博会向丽江旅游业注入了强心剂。
2006年2月,云南省政府再次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时,对丽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思路转变为“大丽江”。 至此,丽江旅游业进入“提质增效、二次创业”阶段。
之后的丽江旅游业一发不可收拾,游客人数逐年增加,年丽江市游客接待人数达到1599.1万人。
“丽江旅游的快速发展堪比深圳的速度。 ”广东来丽江多年的丽江市公司联合会副会长罗铫胜说。
在旅游业中,“丽江模式”一词盛行,而丽江市政府也有意提到了自己的“做头发模式”。 一位丽江市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其实丽江模式并不神秘,政府只是合理自然的管理,民间资本和快速发展的机遇才是丽江模式的要点。
旅游业的混乱频繁发生
“一个地方产业的快速发展通常先做计划,但丽江还没有计划。 第一次旅行的气氛来了,留下了很多后遗症。 ”丽江市委推进部副部长张文银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
随着旅游接待人员和设施的扩大,旅游领域之间的低价、低质量的恶性竞争日益突出,丽江旅游市场三角债也一度猖獗。
今年8月以来,丽江再次迎来旅游高峰,“游客被打得赔偿”、“禁止带羽绒服”等各种旅游混乱频繁出现在媒体和网络上,对丽江的旅游形象造成了一点伤害。
此前,丽江在旅游管理方面煞费苦心。 2004年,丽江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按照企业化运营办法,成立丽江市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企业,以期以领域协会授权的企业形式对旅游领域进行监理; 2006年,丽江又推出“一卡通平台”,成立丽江市一卡通旅游结算有限企业。 2008年,成立了想要彻底处理三角债务问题的类协会丽江和合旅集团。
但是,这些措施的效果仍有待考虑。 这类法人企业、非商业企业、非协会被认为是丽江治理模式的创新,但并未囊括所有旅游相关领域,例如旅游领域周边的交通、餐饮等都不包括在内。
和泽红在接待住宿的客人时,总是提醒说“千万不要相信出租车司机”。
根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获得的今年5月成文的《丽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期判断(旅游业)》(以下简称《旅游业中期判断》),“十二五”是丽江旅游业快速发展期,各种问题矛盾凸显期,
“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不善,严重影响丽江的旅游秩序和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出行。 》在上述《旅游业中期判断》中,他直言游客市场无序,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另外,也有个人游客业主中的非法商人获得了提高游客经营资质的机会的现象,现在这种现象越来越高,甚至被炒鱿鱼。
除了运营客车,丽江的酒店也热了起来。 在古城内经营住宿的一位上司告诉记者,现在古城的一点点的住宿搬迁费达到了200多万元。 游客住宿服务的资格被炒得火热,最终导致游客不得不来充钱。
丽江客栈商会会长王立东认为,政府应该进行优势分配,使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空之间,但随着旅游市场的扩大,政府对旅游环境的管理越来越困难。
观光地不被称为“旅行”
关于外界热议的丽江旅游管理问题,丽江市旅游局规划科科长董振汉无奈地表示,旅游局人士将游客视为神,游客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感到心痛,但也没有办法”。 因为没有具体的政策手段,所以有问题也只能跳槽协调解决。
董振汉表示,涉及地质灾害、食品安全、旅游交通等具体问题的旅游局也参与了管理,发挥了一点作用。 但是,如果出现难题,旅游局不能强制处罚。 关于这个问题,丽江市曾经设立了旅游联合执法办公室,“但是后来名字消失了,只是在加强协调关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另外,丽江的四个景点,都设立了相关委员会局进行管理,行政级别都是正处级,与丽江市旅游局平级。 因为观光地掌握着越来越多的资源,所以正在变强。 玉龙雪山管委会营销中心主任和程红介绍,玉龙雪山管委会和丽江市旅游局于1994年从丽江地区旅游事业管委会出“分家”,“分家”时为平级。
董振汉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介绍说,开发景区,需要办理林业、土地、规划、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手续,但没有一个必须到旅游局办理,法律上没有这样的要求。
“观光地不被称为‘旅行’。 ’董振汉表示,国家旅游局制定景区评定标准后,景区与旅游主管部门取得了一些联系。 但是,当时丽江地委行署曾下发过赋予管委会领域管理权、资源开发权、招商引资权、土地管理权的文件,景区非常独立。
在上述《旅游业中期判断》对丽江旅游领域第一个问题的描述中,“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居首位。 另一方面,“不健全”具体表现为:出现了许多问题、各部门作用重叠、权责不对等。 日常计划、管理、促销、组织等业务不统一,各不相同,形成了小部门管理大产业的结构。
旅游综合性与旅游部门弱势之间的矛盾,在旅游收入不断提高的丽江日益凸显,为了应对这一矛盾,丽江也在寻求体制突破。 据悉,丽江市已经报告了成立大旅游机构旅游快速发展委员会的改革方案。
事实上,云南省今年2月正式将旅游局更名为旅游快速发展委员会。 并且去年7月,大理州旅游快速发展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云南第一个旅游快速发展管理委员会成立,之后普洱市也成立了旅游快速发展委员会。
但是,一位丽江旅游业相关人士认为,上述许多问题不是旅游快速发展委员会能处理的,这项措施大多不换药,没有实质性变化。 各区县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不想让景区集中管理。 因为景区的部分收入将流入景区所在地的政府。
标题:““双面”丽江:百亿旅游年收入下财政连续十年赤字”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9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