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811字,读完约20分钟
这是共和国宪法迅速发展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年3月11日下午3点52分。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表决获得通过,犹如潮水般,在万人大礼堂中响彻云霄。
天下立法,天下治国。
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意志,站在新的历史方向上,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术高度作出修改宪法的重大决策,把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果和宝贵经验迅速纳入庄严宪法,是新时期层出不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两个百年”
这是一项高瞻远瞩的决策和认清时代的措施——着眼于新时期的重叠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形势新任务妥善编撰宪法,是时代的必然、实践的需要、法治的必须
年10月25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的华灯闪耀,气氛热烈。
11点54分,在中国共产党第19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刚刚再次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的习主席,在热烈的掌声中走进大厅,精神饱满而庄严地宣布——
“我们将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要多次全面依法治国,主要是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非常重视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意义,在许多场合进行了一系列论述,阐明了宪法的重要意义。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多次依法治国必须先依宪法治国,多次依法治国必须先依宪法治国。
——为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享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取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
追求树的老年人,一定要夯实其根本; 想远流的人,必须疏浚泉水。
回顾历史的长河,宪法总是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密切相关。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先后尝试立宪君主制、议会制等多种宪法制度形式,直至《中华民国临时条约法》。 从北洋军阀政府的几部宪法和宪法草案中,可以看出国民党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历史早就解释过,中国照抄外国宪法的道路是不通的。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在带领人民继续奋斗的道路上,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制定人民自己的新宪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的《人民的宪法》1954年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性变革。
1982年颁布施行的现行宪法,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指明了国家的根本道路和快速发展方向。 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编撰修改,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与时俱进,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快速发展。
回顾我国宪法制度迅速发展的历史,我们越来越感到,我国宪法与该党和人民所取得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密切相连,该党和人民所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密切相连。
随着新中国的建设、改革,我国宪法有自己的快速发展逻辑,呈现出一条规律——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的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快速发展,不断完整而快速地发展。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对宪法修订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2004年宪法修订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又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快速发展变化。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地重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部署和“四个全面”的战术部署,和谐推进“四个全面”的战术部署,一系列治国
及时确认宪法赋予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更好地发挥宪法的规范、先导、推动、保障作用,是实践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年10月,党的十九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新时期一再快速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重大战术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治论断,确立了习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新的奋斗目标,推进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快速
在党的十九大文件起草和形成的过程中,在学习全党全国上下党贯彻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许多地方部门机关进行了我国现行宪法必要的编撰完善,通过国家根本法确认了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并将其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的各项活动准则。
为了国家,观俗立法治理,体察国事本来也是合适的。
将科学快速发展观、大力学习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更加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充实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文案,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为国家快速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增加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促使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这是顺应时代快速发展要求和人民意志的重要决定——
年9月29日,中南海怀仁堂。
习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成立宪法修改小组。 宪法修订小组由张德江担任组长,王沪宁、栗战书担任副组长。
作为国家的根本、法的源泉,宪法的编撰关系全局、影响广泛而深远。 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宪法修改大体遵循四个方面。
――重申了党对修改宪法的指导。 多次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勾结宪法修改的全过程,确保宪法修改的正确政治方向。
——严格依法按程序推进宪法修订。 首先编制《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的部分文案建议(草案)》,经党中央全会审议通过后依法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发扬民主主义,广泛达成共识。 贯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注重从政治上、大局上、战术上分解问题,注重从宪法快速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考虑问题。
――多次部分修改宪法,不作大修改。 维护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权威。
根据新时期重叠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形势新任务妥善编撰宪法,符合宪法快速发展的规律,符合时代快速发展和实践的需要,为新时期重叠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宪法基础,为中国“坚强”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这是一个弘扬民主、聚集共识力量的过程。 宪法修订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汇聚全党全国智慧,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反映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
修改宪法,必须体现人民意志,发挥制度特点,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从宪法修订工作启动之初,习主席就要确定要求,贯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逐步发扬民主,广泛达成共识。
年11月13日,党中央发出通知,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对部分宪法修改的意见,请各地区各部门认真组织讨论,广泛听取意见,提出宪法修改建议。
从中央和国家机关到人民团体,从党员干部到党外人士,各方面共同贡献智慧和力量,使宪法更适应时代需要,响应人民呼声。
众议云集,宪法修订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
在起草和完整《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文案的建议》期间,习主席多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草案,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要求,指明方向。
——最先征求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和党外人士共提出2639条撰改意见。
——12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就党中央改宪的提案草案征求党内一定范围的意见。 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反馈书面报告118份,共提出230份修订意见。
——12月15日,习大大总书记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党外人士提交了10份书面发言稿。
座谈会上,习主席强调,宪法是人民的宪法,宪法的编撰必须广泛调查民情,广泛接受民意,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
政治的兴起符合民心。 宪法作为法的统帅、法律之母,其生命力在于能否成为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集思广益,确保宪法修订得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支持——
一致建议科学快速发展观,将习大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序言部分;
一致建议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进宪法《总纲》。
建议一致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充实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文案;
一致建议将加强和完善国家领导体制、修订国家主席任职相关规定、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等复印件写进宪法
......
宪法修订小组将举行13次实务小组会议、4次全体会议,汇总整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逐一进行研究。
“习大总书记要求对党中央的改宪提案中未纳入的意见,逐一进行研究。 ”宪法修订小组的工作人员说。
从各方面提出的数千项提案,到党中央的21项修宪提案,党中央慎重、谨慎,反复对宪法进行部分修订和不大幅修订,以确保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
习大总书记强调,修改宪法在满足党和人民事业快速发展要求的同时,必须遵循宪法法律快速发展的规律。 ”宪法修改小组有关人士表示,“不作多次重大修改,体现了党中央对宪法的尊重,是宪法执政、宪法治国问题中应有的义。 ”。
——年1月2日至3日,根据党中央安排,张德江主持召开4次座谈会,分别听取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党委(党组)负责同志、智库和专家学者、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党组负责同志对党中央改宪建议草案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者提交了52份书面资料。
——1月18日至19日,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期间,党中央改宪提案草案在充分吸收与会者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订完成后获得通过。
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用中央全会专门讨论宪法修改问题,充分表明了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宪法修改的高度重视,对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
――1月26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的部分文案建议》。
――1月29日至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二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宪法撰改小组副组长栗战书受中共中央委托,就党中央改宪建议向常委会证明。 会议讨论了党中央改宪的提案,通过了全票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和宪法修正案草案,并决定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
年3月5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整齐地安排在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所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席前。
受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就宪法修正案草案向大会作了证明。
为了加强人大在推进宪法实施中的作用,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建议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全国人大会议将本复印件纳入宪法修正案。
肩负着全国各族人民的重任,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代表们全面细致地审议了宪法修正案草案。 出席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也围绕宪法修正案草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一致坚决支持党中央关于修宪的决定部署,一致赞同党中央明确的这次修宪的总体要求、大体和修改案草案的各项文案,一致认为修改案草案已经成熟,建议本届会议审议通过。 一些代表也写了一点意见,对所有意见和建议,大会秘书处都认真研究并作出了回应。
宪法的基础在于人民衷心支持的宪法万能源于人民诚实的信仰。
3月11日下午3点左右,人民大会堂。
随着投票的宣布,约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手中的钢笔小心翼翼地落在了选票上。
宪法、国家的根本法,再次迎来了完整和升华。
这是“四个自信”的深刻表现——中国人有充分的能力构建符合自身特色、推进民族复兴的法律体系,确保党和国家的繁荣和长治久安
宪法修改的过程是增强“四个自信”、明确“四个自信”的过程。
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领导和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宽,前途越来越光明。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中国从未如此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中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请一定要把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拷贝多次载入宪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历史主张,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次修宪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将习大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宪法,充分表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理论的自信、制度的自信、文化的自信。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河东区委书记李建说。
中国之路是中国自信最厚重的底色。 回顾过去的五年,在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大力领导下,中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年平均增长率为7.1%,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8%左右的平均水平;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1%,创造了全球减贫奇迹。
......
委员们认为,进一步确定宪法修正案重复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最高政治,是保证党和国家繁荣发达、长治久安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完善,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为国家的快速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让我们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第二百年奋斗目标文案,促进国家快速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性交汇期、全面完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这次修宪将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留下浓厚的印记。
宪法修正案确定地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将新的奋斗目标写入宪法,使宪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确保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奋斗实现这些目标。
“在我看来,这次改宪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是面向未来的号角,是宪法层面对全党全国人民的‘战前总动员’,这样我们的道路不会动摇,目标不会动摇,方向不会动摇,方略不会动摇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研究员高杰表示,关于监察委员会、国家主席任期、地方立法等文案的宪法修改,保证了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顶层的设计和制度的完整性,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推进宪法完整快速发展的责任。
新的奋斗目标纳入宪法,是对全国人民的持续动员和巨大激励,将使我们满怀信心地向前迈进未来。
“大家的气魄和干劲都很高,宏伟的目标现在又被法律保障了。 我们这一代只要下一代做了就一定能实现。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沂南县两泉坡社区党总支书李树睦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确定后,必将增强全国人民的信心,激发斗志,聚集踏上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充实了和平外交政策的文案,展现了我们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新的担当和自信——
“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重复和平与快速发展的道路,重复互利共赢的开放战术”……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从1.8%上升到15%左右的近5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已经超过了30%;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建立aiib这五年来,中国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努力,不仅拓展了自身快速发展的广度空之间,也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当今世界形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变局。 中国的探索和成果,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希望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中国的智慧和中国方案做出了贡献。
俄新社评论称,中国此次宪法修订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40多年来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西方发达国家政治体系岌岌可危,此次宪法修订预示着中国将继续把自己建成世界强国。
这是一个尊重宪法地位,提高对宪法意识的过程。 以宪法编撰为契机,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的实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凝聚强大力量
这是引人注目的瞬间
本届大会期间,选举产生的新国家领导人将在人民大会堂庄严宣誓加入宪法,成为新中国历史上首位进行宪法宣誓的国家领导人。
将“国家工作人员上任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写入宪法第一章《总纲》,用宪法确认宪法宣誓制度,使国家工作人员更好地树立宪法意识,遵守宪法大体,发扬宪法精神,完成宪法使命
伟大的事业,不可缺少坚实的宪法保障——
这五年来,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树立了榜样,率先垂范,率先尊崇和执行宪法,督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加强宪法意识,推进宪法的全面贯彻实施。
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的大会上,新任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把握宪法实施的实务,把宪法全面实施提高到新的水平。”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年2月24日,中南海怀仁堂。
中央政治局就推进我国宪法和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了第四次集体学习。
“我们学习的这个地方与我国宪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习大总书记介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这里通过。 今天,我们在这里学习推进我国宪法和全面依法治国,有着特殊的意义。
习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人民主体、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事业全面纳入依法国家治理、宪法依法国家治理的轨道,把宪法实施提高到新水平。
为了维护宪法的权威,必须保留领导干部这“关键的少数”
“我们党政府的领导干部都应该成为复合型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都必须具备基本的知识体系。 法律是其基本组成部分”——3月10日,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习大大总书记谆谆教诲党员领导干部。
只有公职人员提高宪法意识,率先依法工作,推进宪法的实施,才能领导全社会尊崇宪法,信仰宪法。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享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凡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应当追究。
加强宪法的实施和监督,保障国家法制的统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合宪性审查事业”,为保障法制统一、维护宪法权威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有助于处理束缚法治建设的瓶颈问题,为深入全面推进依法执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没有有力的保障,宪法的价值和功能就无法实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胡锦光认为,合宪性审查制度的目的是在发生违宪行为时可以立即纠正,以保证宪法的全面有效实施。
人大常委会法制实务委员会法规备案审查室主任梁鹰认为,这次宪法修订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合宪性审查的好契机,可以进一步保证中央令行的禁止,保障宪法法律的正确有效实施,维护宪法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强宪法教育,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让宪法如春风化雨一般沁在心里——
“学习宪法需要从‘木偶’抓起。 》代表们表示,要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宪法法律知识,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养成守法习性,强化全社会的宪法观念。
加快形成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强大的法治保障体系……站在新的起点上,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路日益扩展。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新的征程。 在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大力领导下,与时俱进的宪法,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巩固法治保障,凝聚强大力量。
(总公司北京3月12日电记者陈二厚、杨维汉、刘铮、罗莎、丁小川、熊丰)。
标题:“一文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是怎么诞生的”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