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3字,读完约4分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们熟悉的教育古训。 近年来,学习和旅行相结合的“游学”在家长中间逐渐流行。

前几天,根据《月薪3万,无法支撑孩子的暑假》的文案,担任公司行政人员的母亲感慨地说,暑假在广州上小学的女儿,一大笔支出是美国游学,10天消费2万元。 这篇文章一出,引起了广泛的热议,也证实了近年来国际游学迅速发展的速度。

前几天,sheetrip发表的《年中国城市家庭亲子游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充分表明,游学在中高收入家庭越来越普及。 另外,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夏季海外游学市场支出为200多亿元。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游学对人格培养和知识形成的重要意义。 例如,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列国,增长学识,开阔眼界。 在现代,中国城市的中高收入家庭游学越来越普及,比起几年前的走马观花,现在的“体验式游学”更受欢迎。

报告显示,今年暑假申请出国留学的人数达到70%,人均消费25000元。 国内游学增长是国外游学的两倍,但人均消费额仅为4000元。

报告显示,今年全国夏季海外游学市场规模达到80万人次,支出200亿元。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相关专家介绍,一般出境旅游产品的毛利率通常为5%~10%,但出境旅游产品达到30%~50%,在高额利润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旅游是资本投资的下一个“蓝海” 旅游公司、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留学中介企业,甚至学生就读的学校,都相继抢占了这个市场。

对多家机构,游学项目费用大致为3.6万元至4.2万元,旅游天数一般为12日至14日。 即使价格昂贵,父母也想为此埋单,也成为对孩子刚性教育的投资。

据报道,出国留学学生中,3-6岁的学龄前儿童占13%,7-12岁的小学生占31%,共计达到44%。 最高的还是中学阶段,占35%,呈现低龄化的趋势。

为什么中国父母热衷于让孩子参加游学? 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及来自社会交流互联网、微信朋友圈的攀比压力是促使游学低龄化的首要原因。

“这是你第一次离开母亲出远门。 第一天,我已经开始倒数了。 ’袁的女儿今年10岁,这个暑假跟着一群学校组织去日本参加海外游学。 袁先生满是不安,每天都用微信的力矩倒数,毕竟孩子太小了。 “但是,如果没有让她去,其他同学都去了的话,她的见识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呢? 因此,她是否缺少和同学交流的话题呢? 》据中国经济周刊杂志报道。

“为听几天“不一样的课程”,这些孩子花掉家长200亿!”

李先生也深有感触。 “儿子还在小学5年级,今年寒假,班上近一半的同学去了学校组织的澳大利亚游学。 假期结束后,大家一起交换各自的住宿家人、新认识的外国伙伴和礼物。 ’那时,李先生没有申请儿子。 “他不去的时候,没有共同的话题,很失落。 别人问我为什么没去,我甚至有自卑感。 ’这个暑假,小李被儿子“随大流”申请了美国。 因此,收入低的她存了足够半年的钱。

“为听几天“不一样的课程”,这些孩子花掉家长200亿!”

袁先生和李先生的不安,普遍存在于中国普通家庭中,并以此支撑着巨大的海外游学市场。

其实,教育部早就发布了《中小学学生出国留学旅行指南(试行)》,对“出国留学旅行”提出了确定的指导意见。 其中还包括“出国留学旅行的教育教学复印件和学习时间所占比例通常在国外所有旅行计划的一半以上”。

但是,市场上大部分的游学项目在14天的课程中,语言学习和学校参观的时间几乎只有5天,剩下的都是观光游玩,和普通的旅游团类似,“坐车睡觉、下车拍照”。 另外,5天的学习时间也有很大的水分,学校通常每天只安排半天的课。 也就是说,实际上学习时间变少,“玩”的比例明显大于“学习”。

另外,与同类普通旅游项目相比,海外旅游学只是参加了英语课,“价格会翻倍”,价格高的嫌疑不可避免。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有家长认为,海外校园免费开放,如果老师带着去观光,普及到校内招生的老师身上,就会被称为“访问”,给人一种被骗的感觉。

一家游学机构表示,部分游学产品是将孩子插入当地学生的课堂体验原有的外国教育,剩下的大部分项目计划是请游学团的孩子集体上课,“换成大洋彼岸的教室上英语课。”

每经汤亚文[/s2/]

每日经济信息由中国经济周刊《年中国城市家庭亲子游学报告》等综合

标题:“为听几天“不一样的课程”,这些孩子花掉家长200亿!”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5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