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375字,读完约16分钟
经过记者郭梦仪从北京出发
继今年年初的“三聚氰胺”之后,肉毒杆菌将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推向了风口浪尖的地方。 4日,新西兰贸易部长格罗塞在电视节目中宣布,中国停止进口新西兰全部奶粉。
在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恒天然集团新西兰乳制品企业执行董事加里·罗曼诺介绍说,3批浓缩乳清蛋白存在质量问题,这些产品是去年5月在新西兰当地工厂生产的,疑似被污染的产品总量为38吨 污染源是位于北岛怀卡特地区豪塔普工厂的污染管道。
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进口可能被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产品的4家公司名单。 是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企业、杭州娃哈哈进出口有限企业、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企业。
我国80%的进口奶粉来自新西兰,恒天然控制着新西兰90%的奶源,因此如果停止所有新西兰奶粉的进口,将会对中国的奶粉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乳业专家宋亮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这次“断奶”应该是短期应急措施。 如果恒天然对此次安全问题及时做出反应,做出合理解释,对市场影响不大,反而会促进国内奶粉价格的上涨。
要暂停进口新西兰奶粉吗? /
昨天( 8月4日),格罗塞在接受新西兰媒体tvnz采访的节目中表示,中国得知新西兰恒天然奶粉中检出致命细菌后,停止进口所有新西兰奶粉。 格罗斯认为,中国的这一举措“对我来说完全有道理”。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4日要求国家质检总局确认“新西兰停止进口奶粉”的信息是否属实。 相关人士称当天没有工作,要求记者发送传真并在次日回复。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没有接电话。 多美滋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还没有听到这个消息。
昨天上午,国家质检总局宣布,中国国内4家进口商进口了可能被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产品。 目前,相关公司对相关问题产品采取了追溯、召回等措施。
发现这次有问题的奶粉多用作婴儿奶粉、儿童成长奶粉、运动饮料的原料。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昨天从多美滋获悉,多美滋进口的20.8吨恒天然原粉全部自行采用,不销售。 上海糖业烟酒集团向可口可乐销售部分问题乳清粉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在声明中表示,企业进口新西兰恒天然企业去年5月生产的批号为jw22的wpc-80乳清蛋白共计14.475吨。 这些乳清蛋白用于钙美味等酸性产品,企业已经要求销售者全面检查市场上的零售商是否有相关产品,如果有,很快就会召回。
“断奶”会提高奶粉的价格
恒天然之所以如此备受瞩目,与它在中国乳制品原料领域的地位有关。 根据海关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我国进口奶粉9.5万吨,价值3.1亿美元。 其中,新西兰进口奶粉9.1万吨,增长82.3%,占同期我国奶粉进口总量的95.8%。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新西兰奶粉占我国进口奶粉的8成,从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奶粉中,恒天然更是占了8成。 上述恒天然的两个“八成”中,有已经进口的新西兰产奶粉,如生命日光等; 也有进口新西兰原料粉在国内分装生产的西式奶粉。 例如惠氏、雅培、美赞臣等。另一个是中国本土的奶粉和乳制品企业品牌,是采用进口的新西兰奶粉原料的乳业企业。
由于恒天然在中国乳制品原料比较多,这位宋亮认为格罗塞说的“中国停止进口新西兰奶粉”应该是短期行为。 国内奶源不足,如果中国长期停止进口新西兰奶粉,奶粉公司的产量会下降,奶粉价格会暴涨。
宋亮说,如果新西兰就此事提出检测报告,保证恒天然产品无大规模风险,产品问题是局部的,中国将开放对新西兰乳制品的禁止政策。 相反,它会影响国内奶粉产品的价格。 “但是,新西兰政府也很重视这次事件,我相信很快就会见到相关的检查报告。”
今年1月,新西兰乳制品被检测出低含量有毒物质三聚氰胺去年9月,恒天然已经在产品中发现了三聚氰胺的残留,并将其“保密”了3个多月,因此备受诟病。 宋亮认为,新西兰奶粉的一系列事情,对国内有奶源的奶粉公司来说是个好事件,但与国内奶粉公司相比,这次的事情对新西兰以外的进口奶粉来说是“巨大的利益”。
天然含有“毒”的乳制品流入中国4家公司紧急召回
经记者郭梦仪王霞王雅洁孙卫涛来自北京、上海
娃哈哈、可口可乐、多美滋、克莱康等被客户熟知的企业品牌,因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再次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岌岌可危。
有关人士表示,由于奶粉问题频繁发生,我国相关国家缺乏标准的问题已暴露无遗,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完善相关标准,才能加大监管力度。 但是,一位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专家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目前可行的方法是在贯彻有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全产业链的强力监管,这些在乳制品产业链中尤为重要。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昨日( 8月4日)上午从国家质检总局官网获悉,目前中国境内4家进口商正在进口可能受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产品。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名单,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企业和杭州娃哈哈进出口有限企业进口浓缩乳清蛋白14.475吨的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企业进口浓缩乳清蛋白4.8吨; 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企业进口原料奶粉208.55吨。 其中,上海糖业烟酒将企业进口的产品全部供应给可口可乐饮料(上海)有限企业,目前正在采取隔离措施。
据采访,目前娃哈哈相同的产品用于含钙美味等酸性产品,产品基本已售罄,企业已核查市场库存,开始进行相关召回。 可口可乐主要以单批米汁来源的果粒乳为优,企业跟踪召回同一产品的多美滋相关原料主要用于部分优级贝护和多领加2级产品,企业开始召回12批产品。
进口企业开始召回
多美滋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发表声明称,企业知道多美滋产品采用部分批次恒天然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可能存在潜在质量问题,企业已查明部分优级贝护和多领加2段产品可能受到影响,共12罗。 据分别为f3144、1f3171、2e3170、1e3182、1c3170、2c的多美滋介绍,其中一部分已经存档,没有流入市场。 公司将启动召回流程,对这些产品实施预防性召回,并进行所有处置。
据上海糖业烟酒企业介绍,企业是恒天然的国内进口代理商之一,同一产品的最终客户为可口可乐饮料(上海)有限企业。 可口可乐大中华区昨天向记者发表声明称,根据恒天然企业提供的批号,相关4800公斤原材料中4775公斤被安全隔离,剩余25公斤用于生产个别批次的米汁源果粒乳。 目前,企业正在跟踪和召回受影响产品的生产和发货记录。
根据娃哈哈的声明,企业进口恒天然去年5月生产的批号为jw22的wpc-80乳清蛋白共计14.475吨,用于钙美味等酸性产品。 现在企业的同一产品基本上都在销售,但是企业要求销售者全面检查市场上的零售商是否有与其批号相关的产品。 如果有,我马上召回。
另外,企业从去年到今年2月重新检查了采用这种乳清蛋白的产品的出厂检查记录,没有发现肉毒杆菌和肉毒毒素,企业紧急检查了市场上的产品库存,但没有发现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此外,我司还委托国家权威机构对我司产品的样品进行肉毒杆菌和肉毒毒素的检测”。
昨天访问上海几家超市时,娃哈哈发现营养酸奶饮料和娃哈哈ad钙奶的配料表中含有浓缩乳清蛋白粉,但企业声明中并未确定这些产品是否使用了相关原料。
可口可乐只使用了25公斤的问题原料吗?
据公司介绍,娃哈哈同一产品于去年10月投放市场,目前基本上市。根据上海市质监局的有关情况,多美滋问题奶粉已采用105.45吨,库存103.1吨,而较大的婴儿奶粉成品为664.118吨
另外,一位业内人士提出疑问说,根据生产技术,可口可乐的生产并不是一次只使用25公斤的原料。 为什么可口可乐4.8吨参与乳清蛋白粉中,只有25公斤用于生产?
上海市糖业酒(集团)有限企业信息发言人告诉记者,该企业首要经营进出口贸易,企业只是第三方物流,不参与生产行业。 这一批原料于去年12月抵达上海口岸,通过检验检疫后关闭。
“我们拿到产品后,也会进行检查。 我们在3月向可口可乐提供了一包产品做了样品。 可口可乐检测发现没有问题。 这样就接受了录用。 也就是说,这个包有问题。 ’据这个人说,现在其他原料刚到可口可乐仓库。
可口可乐方面的相关发言人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只涉及25公斤,是因为与企业只有几包,只有这一包产品有问题批量产品的嫌疑。”
域的影响
质检总局对奶粉代购领域的风声鹤唳发出风险警告
昨天( 8月4日),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该局刚刚接到新西兰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新西兰的新西兰新西兰企业( nutricia )在新西兰市场销售的3个批号的婴幼儿用粉 质检总局表示,相关产品并非通过常规贸易方式进口,但如通过个人手机、邮寄、网络购物等方式购买这些产品,请勿食用。
该声明将奶粉代购领域再次推向台前。 东方艾格咨询乳业分解师陈连芳在《每日经济信息》中表示,国家要严格控制海外奶粉的代购领域,但目前的相关细则尚未出台。
三批瑞康奶粉被召回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信息,新迪西亚决定召回发货批号3169、3170的“克莱康”一级(0~6月婴儿用)和批号d3183的“克雷康”金装版二级婴儿奶粉)。 这三批奶粉的保质期分别为年6月17日、年6月18日、年12月13日。
经调查,上述产品不是按通常的贸易方法进口的。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用个人手机、邮寄、网购等方法购买上述批号的产品时,请勿食用。
瑞康进口商达能婴幼儿营养品(香港)有限公司昨日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发表声明,根据纽迪希亚调查,目前在中国官方渠道销售的瑞康) karcare )金装全系列产品未采用受污染原料。
达能婴幼儿辅食的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企业正在与新西兰方面协商如何解决可能流入中国市场的同一产品。
加强奶粉代购的监管
中国婴幼儿奶粉的销售中,大部分奶粉是通过海外代购渠道进入国内的。 这也是克莱康疑似被污染的奶粉未在中国销售,质检总局发出警告的原因。
小陈从孩子出生开始就一直让孩子使用海外购买的奶粉。 “一罐惠氏在国外一罐150~160元,在网店上通常卖250~260元。 我们代购奶粉是因为价格便宜,质量稳定。 ’陈先生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
资深乳业分解师陈渝对记者表示,“业内预计海外代购奶粉数量与国内每年进口的小包装奶粉数量基本相同,为8万吨至10万吨。”
根据记者的调查,在某电子商务网站上搜索“代购奶粉”,发现14126家相关店铺,排名靠前的卖家每月销售数万罐。
关于奶粉的代购,海关总署宣布9月将实施更严格的管制措施。 但是,这个消息后来被海关总署的相关人员否定了。 但据此人称,国家将在不久的将来制定新的管理措施。
陈连芳对记者说,国家一定要监督在国外代购奶粉。 不这样做的话,顾客的利益就无法保护。 目前,国家已经表示要严格控制国外奶粉代购领域,但尚未制定相关细则。
公司的应对
为什么要晚4个月报告? 恒天然“不是常规检测项目”
8月3日,恒天然就去年5月某新西兰工厂生产的3批特殊类型浓缩乳清蛋白的质量问题,提请包括3名中国顾客在内的共8家顾客注意。
但是,据记者观察,恒天然在今年3月的检测中发现了相关风险,证明到今年7月底,一个样本中可能存在导致中毒的肉毒杆菌。 为什么恒天然在4个月后通报了相关结果?
恒天然方面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西兰基于牧草养殖的模式,因此,交叉三嗪属微生物不是常规检测项目。 “但是,在我们混合生产各种原料的时候,我们检查了梭状芽孢杆菌属微生物。 进一步的混合生产发生在各种原料生产几个月后。 ”
另外,据企业介绍,恒天然自身企业品牌的费用产品中不包含肉毒杆菌,没有质量问题
乳业专家王丁棉对此表示,恒天然在发现问题苗头时,应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停止产品生产销售,然后去检测,确认检测结果最终没有问题后再销售,以此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新西兰贸易部长格罗塞4日表示,上述问题乳清蛋白粉于去年5月生产,但恒天然集团于今年7月31日终于检测到肉毒杆菌,并于8月2日向政府报告。
其实,恒天然在今年3月的检测中发现了这一潜在的质量问题,十字花科微生物指标呈阳性。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恒天然进一步检测了产品样品。 7月31日,检测结果表明,1个样品中可能存在导致肉毒杆菌中毒的梭状芽孢杆菌属微生物菌株(肉毒杆菌)。
针对延迟4个月举报的疑问,恒天然表示,企业在为顾客进行常规亚硫酸盐还原梭菌测试( src )时,发现了梭氏梭菌属微生物,但未具体查明是梭氏梭菌。 “乳业企业一般不检测肉毒杆菌。 因为在乳制品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在恒天然产品中从来没有检测出过这种微生物。 最初的连续测试无法明确菌种,我们进一步展开了一系列更详细的测试。 ”
据恒天然称,目前还没有因食用这些批次中含有乳清蛋白的产品而引发疾病的报道。 鲜奶、酸奶、奶酪、黄油、超高温灭菌牛奶等日常乳制品不属于受影响产品。
恒天然集团昨日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发表声明称,确认企业使用企业名牌产品不在8月3日公布的质量问题影响范围内。
据悉,目前恒天然在中国销售的奶粉产品主要有孕妇奶粉、婴幼儿奶粉以及正在减肥的老年人补钙奶粉。 记者昨天访问后发现上述产品等销售正常。
专家解读
肉毒杆菌标准缺失不是必须检查的项目
经过记者王霞从上海出发
肉毒杆菌的波纹,卷入了几家公司。 肉毒杆菌是什么? 国际和国内有相关标准吗?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国内国外,在奶粉生产中,肉毒杆菌都不是必须检查的项目,但许多公司都进行了一定的相关自检。 “根据乳制品和奶粉的相关技术和食用者的不同,这次使用的乳制品相对来说应该是安全的,但6~12月的婴幼儿奶粉需要警惕。 ”
肉毒杆菌还没有相关标准
资料显示,肉毒杆菌是生长在常温、低氧、缺氧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一旦吃了或吸收了这种毒素,神经系统就会被破坏,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呼吸困难、肌肉无力等症状。
“肉毒杆菌并不是全部有毒,公司内部有一定的内部控制标准,但由于含乳饮料、奶粉等的生产有一定的高温生产技术,肉毒杆菌芽孢几乎灭绝。 ”朱毅说,因为在临床上,这种感染非常罕见,而且相关标准也没有制定。
乳业专家王丁棉也表示,肉毒杆菌的致病性是它产生的肉毒毒素、肉毒毒素类蛋白质类毒素,对热敏感、耐高温、耐高酸。 酸度在4.5以下或温度在45℃时可以抑制它,在100℃的高温下几分钟内灭绝。
但是,奶粉需要一定程度的警惕。 但是,由于不存在基本毒素,所以担心奶粉中含有芽孢。 芽孢耐热,如果不在加工工序中灭绝,可能有风险。 吃2段奶粉的婴幼儿都是6~12月的婴幼儿,婴幼儿的肠子不太强,繁殖分泌毒素会导致肉毒毒素中毒。 ”朱毅说。
监管必须打通全产业链
有关人士表示,由于奶粉问题频繁发生,我国相关国家缺乏标准的问题已暴露无遗,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完善相关标准,才能加大监管力度。
但是,一位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专家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在目前许多标准已经制定的情况下,新标准的制定必须经过严格论证,并有一定的价格,增加的价格将转嫁给客户。 目前可行的方法不是制定越来越多的标准,而是在贯彻现有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全产业链的强力监管,这些在乳制品产业链中尤为重要。
药监总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司运营标准规范还在制定中,为了实现全程跟踪,卫计委正在就规范的制定进行密切协商,未来出台的新规对分批检查、流通环节检查等多方面提出了要求。
上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专家认为,乳制品产业链在饲料、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环节可能会引起质量问题。 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公司的生产、经营公司的销售等,监管部门的监管必须建立全过程的质量跟踪体系,并推广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标题:“恒天然又涉“毒” 波及中国八成进口奶粉”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9779.html